传统的玻璃幕墙清洗多由工人绑着绳索自楼顶下降来完成,存在不安全不可靠、人工成本高昂等问题。很多从事高层建筑物清洁的工人被称为“蜘蛛人”,作业环境极度危险。随着科技的发展,无人机正逐渐成为企业清洁玻璃幕墙的新选择。一些从事安全防范服务的国有企业就做出这样的突破,用“无人机”代替“蜘蛛人”,积极拓展低空应用场景。通过无人机和机器人的高空清洗,正是低空经济在清洁行业的一次重要应用。“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,无人机可以理解为‘水枪战士’,通过高压水流或清洁剂,对玻璃表面进行清洗;机器人就是‘智能抹布’,它凭借内置的滚筒或擦拭组件,把污渍和尘埃一一抹去。”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降解液,因高层幕墙上的蚊虫尸体和尘埃难以降解,试验了很多次才最终成功。这是国内首个无人机高空清洗玻璃落地的项目,在市场上推广后,反馈非常热烈。该技术已成功清洗了很多知名地标建筑。其中,大型无人机专长于清洗250米至600米以上的高层玻璃幕墙,中型无人机则专注于0至350米范围内的玻璃幕墙清洗任务。人工清洗高层玻璃需要在4级风以下,而无人机可以在7级风以下,并且比人工清洗效率提高了50%至70%。机器人高空清洗不仅大幅提升了清洁效率,还显著降低了安全风险。同时,机器人高空清洗还降低了成本支出,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。
‘蜘蛛人’对整个楼宇的四面玻璃进行高空作业清洗最少也要半个月时间,而且作业时泼水面积大,地上到处都是湿漉漉的。但无人机清洗不到一周就完成了,而且喷水面积小,影响较小。在成本上,另外传统外墙清洗的市场价格为2.8-3.5元/㎡左右,智能清洗技术只需要1.5-2元/㎡。
此外,机器人高空清洗还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。传统的清洗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和化学清洁剂,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。而机器人高空清洗则采用了更加环保的清洗方式和材料,有效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和化学污染物的排放。据测算,智能清洗技术的用水量只需传统人工清洗的50%水量,清洁剂使用量也比传统人工清洗节约60%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