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浅水区的礁石、鲸鱼身体的褶皱处、海龟的龟壳、大型船只的底部,无一幸免都被藤壶给霸占了。难怪都说一艘刚远洋归来的轮船底部,往往是一个生物的乐园。因为这里不仅有藤壶,还有牡蛎、贻贝等海洋污损生物。而在这些附着的生物中,最臭名昭著的就是藤壶。它们会释放一种粘性物质,使其自身可以牢牢地粘在附着物上。并且完全不惧怕海水的冲刷,水流带来的营养物质,还能够让它们继续维持生命。为了减少藤壶等生物的吸附,只能加强对船舶的防污工作。比如在船底涂抹添加了氧化亚铜,和氧化汞等防污涂料,这些涂料的有效期一般在1-3年。同时又因为这些物质是红色的,所以我们通常看到的轮船底部也是红色的。
日前,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商用水下智能清洗机器人“海若01”在山东港口青岛港正式投入商用。船舶长时间航行后,船底经常会附着藤壶、贝类、海藻等海洋生物,如果长时间不清理,不光将增加油耗,还会对船底造成腐蚀。以往清理船底一般是进入船坞人工清理或潜水员携带设备下水清理。相对于传统的清理方式,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商用水下智能清洗机器人“海若01”下水后,只需通过遥控器操控,就能让它以喷气的方式清洗船底,完全不伤船漆。具有高效、安全、节能、环保、可视等五大优势,每小时的清洗效率最高可以达到2800平方米,是人工清洗速度的30倍,可在船舶靠港或锚地短暂停留期间完成清洗和检测。山东港口青岛港轮驳公司总指导船长周学良介绍,用水下智能清洗机器人清洗船底海生物后,船速会增加一节。